“吾论‘如何’”成长讲坛丨为民谋幸福,就是最好的幸福

发布:jitancun 阅读次数:387

讲述者名片:高彩霞,女,45岁,籍贯江苏泰州,姜堰区张甸镇水利站站长。2018年获评姜堰区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2019年获评姜堰区三八红旗手;2020年获评姜堰区水利系统水利标兵。

史光柱说过:“我常把自己比作小草,小草能生在高山、峡谷、河溪旁、峭壁上,以它不同的方式,为大地献出自己的翠绿。”在乡镇水利战线工作已有25个年头,驻足回望,脚步踏过村组、河边、田头、渠旁……能够在基层“希望的田野”奉献着点点“翠绿”,我深深感触:为百姓谋幸福,本身就是件幸福的事。


图片


这份幸福感是为民奉献的那份充实感,惟愿让群众呼声变成群众掌声。

老人们常说,吃苦是修身,吃苦是吃补。基层水利工作是相对艰苦的,多年如一日,几乎是白天走河道现场,晚上做方案内业,“5+2”“白+黑”“雨+晴”也是常有的事儿,可以说既是体力活儿,又是个技术活儿,但也教会了我,扎根基层、服务百姓就必须要拿出想干事、干成事的姿态,学会以群众的喜怒哀乐为自己的喜怒哀乐。

有一年在拆除镇上老生产河一孔桥南侧废旧物品收购点时,户主起初不愿配合,情绪比较激动,安排其母亲和孩子坐在挖机前阻止拆除施工。面对这种情况,我和同事们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群众对政策不理解、心中有疑虑,我们便耐心细致地讲述河长制工作实施以来进行的一系列行动,用身边的人和事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担心当事人及家人饿着肚子,我们给其一家购买了快餐、矿泉水;考虑到当时正值三伏酷暑,又去药店购买了防暑药剂给其老母亲服用,晚上和村干部们一起帮着一家人收拾整理房间物品……就这样,我们尽心竭力为群众提供服务,努力把工作做到他们心坎上,群众对我们的认可、信任也一点点建立起来,最终“难题”也顺利解开了。

鱼水情深不会无端而来,只有把群众的声音声声入耳、声声在心,用真言去引导、用真心去感化、用真情去温暖,真正让群众的“表情包”成为工作的“晴雨表”,这样我们才能收获“苦劲”后的“回甘”。


图片


这份幸福感是为民奋斗的那份获得感,惟愿用实干风采绘美人生风景。

每个暴雨来临的夜晚,可以说都是我的不眠之夜。2018年台风“安比”临近泰州,为实时监控境内水利设施的安全问题,我冒着雨检查梅花网圩区的闸站和圩堤,现场勘查全镇的锅底洼—原东网1组的庄台和农田情况。风雨中的路着实难走,虽然打着伞,但在狂风中根本无济于事,一路检查下来,全身已经湿透。那个夜晚,我没有回家,通宵值守、枕戈待旦,直到台风离境、暴雨结束,只想着以“一万”的努力去防止“万一”的发生。

河道“两违”整治是近年河长制工作的重点。张甸地处通南高沙土地区,老百姓沿河而居,历史遗留违章问题较多。本着对历史、对百姓负责的态度,我和同事们决心要为父老乡亲们做点什么,全力以赴跑好自己的这一棒。我们主动担起担子,逐河逐户进行调查登记,分类施策制定整改方案,在得到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后,再逐一与村组对接,帮助制定落实拆除方案,用心化解各类矛盾,齐心合力啃下“硬骨头”,在全区率先完成整治任务,进一步推进美丽河湖提档升级,我们心中也充盈着沉甸甸的获得感。

从事一份工作,便热爱一项事业;坚守一份初心,必担负一肩使命。当我们全力把该做的事情干细致、干精致、干极致,做出众、做出色、做出彩,成长就在其中,幸福亦在其中。


图片


这份幸福感是为民担当的那份价值感,惟愿把个体小我融入集体大我。

从青涩懵懂的“小高”到水利战线的“老兵”,一步步成长,我在老同志老师傅身上学到的除了专一行、精一行的业务技能,还有站得出、豁得出的担当劲头。

犹记得新冠疫情袭来之时,仿佛一夜之间,张甸这座热闹的小镇被按下了“暂停键”。疫情就是考验,岗位就是战场。像无数党员选择的那样,我主动请战,带着小喇叭,骑上车子、深入村居,为群众解答疫情防控、疫苗接种等知识,通过微信、短信等及时发布疫情动向、宣传防护措施等,做好重点人员服务工作,有效避免群众恐慌,缓解群众心理压力。战“疫”期间,我发现不少村民由于赋闲在家便到河道旁垂钓,产生的垃圾给河道管护增加了不小压力,但管护单位当时还没有复工,于是便一边和村组干部捡拾河坡垃圾,一边沿卡口沿河道进行宣传,劝散疏导集中垂钓人员。那段时候,经常连续工作八九个小时,口干舌燥、腰酸背痛,感觉自己快要散架了,但我看到了党员干部的日夜奋战、志愿者的坚持不懈、村民群众的点赞感谢……正是这些“精神力量”的存在,鼓励着我坚守一线、以身作则,甘做防疫“堡垒”的一颗螺丝钉。

美丽河湖、宜居家园……既是出发时的承诺与誓言,更是征程中的执着与坚守。我会继续朝着群众对“幸福河湖”的美好向往,努力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和努力,让人生在水利中熠熠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