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6日,我第一次走进兴化检察院。从穿上藏蓝色的制服,将闪耀金光的检徽挂在胸前的那一刻起,我想这就是我愿意为之奉献全部青春的职业,也下定决心要在追求公平正义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公平正义到底是什么?”“我们所有人为什么追求公平正义”。我想,公平正义是客观存在的,正因如此,他就像我前行路上的一道光,让我心向往之。
公正是世间最善良的准则,当你趟过岁月的长河,左岸回忆,右岸深思,中间川流不息的是正义之光。 刚进检察院,我被安排在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工作。这里没有指控犯罪的义正言辞,没有外出侦查的惊心动魄,更多地是对卷宗的审查,是默默地调查取证,是沉静地监督审判。众生万相,当事人有的激动、有的悲泣,但他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的诉求:公平正义! 依然记得那天下午,一位满脸黝黑的老农匆匆走进检察院大门,浓重的乡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满脸无奈与慌张,我为他倒了杯水,让他不用急,慢慢说。他是棉农老王,在棉田里辛苦劳作,好不容易盼到收成,棉花款却被人通过虚假诉讼的方式分割,老王一边说一边懊恼,疲惫的双眼中隐隐有泪花。了解情况后,我和承办检察官顶着炎炎夏日穿梭在田间地头调查取证,对那些被借用身份证作为原告参加诉讼的村民逐一询问,最终查明债务人通过借用他人身份证的方式虚假诉讼,在执行过程中申请参与分配,原本可以全部分给老王的钱被虚构的债权人分配走,钱又回到了债务人的口袋里。 改判后,老王紧紧握住了我的手,哆嗦着嘴唇不停地嗫嚅着“谢谢”,看着老王含着眼泪的笑容,我觉得走在田间地头寻找证据的艰辛,和利害关系人周旋时的千转百回,都值了。 播种一份善良,就是播种一份希望;收获一份感动,更会收获一份心安。检察监督过程中,每一个案件都需要我们深挖真相,只要胸怀正义梦想,心中便有暖暖检爱。 如果我们的努力能够扫除孩子们头上的一片阴霾,如果我们的坚持能够树立保护孩子的一道屏障,那么我们将不断探索,竭力让每个孩子沐浴在爱的阳光下。 三年的时光悄然而过,我调入未成年人检察科工作。民事刑事的转换、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转换、事后监督与全方位预防的转换,这一切对于我来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他们是社会人眼中的“熊孩子”,他们往往出自问题家庭,他们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注。我已经习惯每天到下班前,拿出需要帮教的未成年人表格,在他们放学时间打一个电话“扯扯耳朵边”,没有接通电话的就进行微信“云帮教”,常态化地“千叮咛万嘱咐”。 “虽然我犯过错误,但我不害怕,每当我遇到困难时都会想到你们坚定而和善的眼神。”这是一名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人在他的月度汇报里写给我们的话。那时我才明白自己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决定的也许就是他们的一生。带着这样的使命感,在工作之余,我开始接触心理学,学习使用沙盘游戏,希望借助科学让自己的一句话、一个动作更好地作用于他们。 我们既是普通人,又是在漫长的荆棘路上为守护“熊孩子”的未来而同黑暗搏斗的战士。当血肉凡胎燃成火炬,黑夜必被我们的努力所打破,照亮孩子们前路的,将是熹微之晨光、破晓之黎明。 忠诚,是检察事业中最宝贵的品质,它是对誓言的坚定守候,即使舍弃全部也决不后悔变通。 经历未检、公诉部门,在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开始试点后,根据组织安排,我投身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中。检察公益诉讼是一项新的制度,作为公益诉讼检察官,既要着眼于案件,更要落脚在社会治理上,我们以检察官特有的方式演绎着法与情的乐章。 个体利益的维护让我体会到了爱和善意,而公益诉讼工作却有着更多的责任与担当。2021年的植树节,我办理的一起滥伐林木公益诉讼案件的被告主动参加了乡镇组织的植树活动。从昔日的“伐木者”,变成如今的“造林人”,是什么让他发生如此转变?我想,是我在对生态资源保护相关知识学习掌握的基础上,对他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让他深刻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只有在公正办理每一起案件的同时全面释法说理,让法治真正成为公民的一种习惯,一种方式,一种意识,我们所有的努力,才更有价值。 生态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英烈名誉捍卫等等,面对大量的案件,白天调查取证,晚上学习法律法规,发现问题及时学成了我的工作常态。办公室里常备着的一双运动鞋陪我走过蟹塘边、走过垃圾场,一起见证数千吨垃圾的清除,一起见证基本农田重新郁郁葱葱…… 公益诉讼是一条难走的路,但我们披荆斩棘,步履坚定,选择坚持,选择给自己加码,奔着自己努力的方向,智慧、勇敢、为民、奉献,为公平正义赴汤蹈火。 青春恰似火,正逢扬帆时。从书记员到助理检察员再到员额检察官,岗位在转变、职责在转换,但我始终未曾忘记最初的梦想,“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的誓言回荡在我耳边。也许岁月如歌,终将带走我青葱的记忆,但这铿锵的誓言我将永远铭记,心中有光,不畏道阻且长。我愿用无悔的青春、满腔的热血和无限的忠诚,去接受岁月的洗礼,接受生命的挑战,接受生活的磨难,用自己的行动浇筑起心中的公平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