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论‘如何’”成长讲坛丨等风来,不如追风去

发布:jitancun 阅读次数:343

人生或许没有那么多能借力的东风,但终有一天,我们会依靠自己的力量,飞向更高的天空。这个过程中,如何对待挫折、如何坚持奋斗、如何抢抓机遇,是为关键。


图片


生活中并非全是玫瑰花,还有刺人的荆棘。想要摘到玫瑰花,就必须要穿越那一片荆棘。

著名建筑师贝聿铭曾说:“敢于选择,敢于放弃,决定了的事情,就要有信心进行下来。” 他设计的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方案公布后,民调显示90%的法国人反对该方案,评价它是“法国脸上的一道疤”“ 一颗寒碜的钻石”。但贝聿铭坚定自己的设计理念,用1:1模型直观展示了设计的合理性。

时光荏苒,反对之声早已平息,玻璃金字塔成为了巴黎的建筑地标。从“不被看好”到“现代建筑大师”,贝聿铭直面质疑的定力与勇气,是超越设计才华的人格魅力。

记得大学时有一门课叫《测量学》,要求5人一组测绘学校里占地约50亩地的一角。面对偌大的面积,又是第一次实践操作,迷茫的我们选择迎难而上、分工协作。男生们不知从哪儿借来了三轮车,拉着经纬仪、水准尺,女生们则负责绘图小工具的整理。清晨5点便能看见大家穿梭在小路上测绘的身影,中午就在树荫下躲避正午的太阳,直至傍晚仍旧能看到两个一团、三个一伙研究问题的我们,晚上回到宿舍再查验一遍当日的测绘数据和图纸。

冲着一份喜爱、带着一份执着,我们完成了刚开始认为十分艰难的任务。如今回想,正是在一个又一个攻坚克难中,我们收获了伙伴间的信任、课业上的提升以及奋斗过的青春。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没有风暴的海洋是泥潭,没有磨砺的青春是虚度。每一次迎难而上,都会让我们积攒更多的勇气和自信,遇见更好的自己。


图片


梦想铺设在人生的道路上,或因外力的推动而在某一时刻有所变化,会让我们陷入迷惘、彷徨。但花开花落、时过境迁,在我心中不变的是逐梦的初心与追求。

从进入大学学习景观设计以来,我总梦想着能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在生活的城市中看到自己设计的景观,该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2012年毕业后,我来到第一家公司做了半年景观监理师。“虽然不是设计,但也是和景观相关的”,我这么安慰自己。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因现场问题而导致工程变更。我慢慢认识到,实际生活中的设计并不是完全理想化的,有时不得不因为外力而改变原先的构思。

2013年,我终于迎来了梦寐以求的设计工作。赴上海参观楼盘景观、观摩施工现场、学习设计与施工的协调与衔接,至南京学习抓准设计定位、做好设计管理,在泰州主导设计工作、管理施工现场。看着设计图纸一步一步变成了现实景观,我找到了对专业的激情,感到无比振奋和充实。然而因为市场变动,公司需要撤离,2015年我面临了失业,翻遍全部招聘网站,跑遍所有招聘市场,都没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这时,一家上市企业向我投来了人力资源工作的橄榄枝。是否接受这份邀请,能否胜任这份全新的工作,在重新选择职业的岔路口,我徘徊踌躇。既放不下陪伴自己近八年的专业,又害怕在新领域摔跤,但迫于就业压力,必须学会接受,做出取舍。

后来,我在人力资源的道路上走过六余载,从一个不善言辞的理科生成长为侃侃而谈的面试官,成为了领导的好帮手、部门的技术骨干。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人生价值的实现不能拘泥于某一种舞台形式,只要敢于面对、敢于追逐,在任何舞台都可以闪闪发光。


图片


机遇不会落到坐享其成者的头上。等待机遇,不如努力创造,磨砺自己的本领,准备好乘风的翅膀,才能在机会来临之时,追上令他人羡慕的那阵风。

2021年7月,为了响应党组织的号召,我来到城东街道朱东村,成为一名村级后备干部。书记交给我的第一个任务是建设“党员堂屋”,在上下班的路上我都在思考如何完成好这份任务,让村民满意的同时还能让更多人认识朱东村。

在理解好任务要求后,便与书记商讨堂屋选址和定位。围绕设计中的“寻需求、看现场、选立意、设主题、布功能、分细节”六步曲,较好地完成了“党员堂屋的布置工作。堂屋建成后,开展了4次协商议事活动,得到了村民代表们的一致称赞,相关宣传报道登上了省级平台。

现如今入职已有一段时间,我也逐渐融入到朱东村这个大家庭。作为兴村特岗人员,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的景观设计专业能为村容村貌提升注入新的力量,我的人资管理经验能与村部管理产生新的碰撞,我的文学文笔能让更多人认识了解朱东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弱者等待时机,强者创造时机。人不可能像守株待兔的农民,期待着运气降临在自己身上。只有不断进取,不断寻找,才有可能获得机会的青睐。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风既是外力也是内力,与其被动地等待,不如勇敢追逐,唯有心中有梦,才能追逐出繁花似锦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