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论‘如何’”成长讲坛丨基层干部的行囊:“两有一懂”

发布:jitancun 阅读次数:345

讲述者名片:刘建罗,男,41岁,籍贯江苏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凤凰街道西谢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一季春华送寒月,十载岁月致青春。今年是我在居委会工作的第十三个年头,在基层的舞台上有辛酸有汗水,但更多的是充实是收获。

如果让我用三个词语来总结过去这十三年的话,那就是情怀、信仰和感恩,是情怀让我重回故土,是信仰让我坚定选择,是感恩让我风雨兼程,认真奔赴每一场山海。


图片


“宁要家乡一培土,莫恋他乡万两金”,故乡是我生长的根,故乡是我儿时的梦,故乡永远是我灵魂深处的牵挂。

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2003年我从上海空军地勤部队退伍后,在四川工作了4年。怀着满腔的热血和对故土的热爱,我辞掉了四川的工作,回到家乡村委会工作,为家乡建设做点什么。过来人常说,基层工作是让人记忆深刻的,基层工作中既有初来乍到之酸,也有千头万绪之苦,还有被批评误解之辣,但最终都汇聚成成就感之甜。从去村民家走访调查,到上门为老党员送学,从村务公开栏橱窗宣传,到走街串巷收集社情民意,从悬挂横幅宣传党的政策,到挨家挨户宣传发动,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艰辛,也收获了艰辛背后的快乐,也改变了群众对我这个“门外汉”的认识。

“脚底沾满多少泥土,心底便沉淀多少真情”,在基层做好一项工作,不仅需要的是能力,更重要的是内心所愿。回到家乡,基层工作人员的生活就是琐碎、零乱,但在这些琐碎、零乱之中见证的是家乡的改变,感受的是奋斗的踏实,收获的是满满的感动。


图片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正是这份坚定的共产党员信仰和入党时的初心,让我“咬”定了基层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并在这广袤的土地上深耕播种。

曾有人戏言,拆迁难,难于上青天。拆迁工作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其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繁杂的矛盾和困难,但如果真正把工作做实了,就能收获人与人之间最朴实的温情。记得刚到村里那会正好赶上村里西片组拆迁,有户人家和侄子是前后排,因为老屋平方问题产生经济纠纷,书记得知后立即安排我去了解情况,经入户走访了解,的确存在这个问题,如果不进行劝阻,这一苗头很可能进一步扩大,影响整体工作进程。

我和同事多次深入到村民家中,讲解拆迁政策,列举实际案例,并从亲情入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要有一点希望,就会竭尽所能。通过不下百次的电话沟通解释,没日没夜没双休,谈心谈话解心结,终于将矛盾消灭在了萌芽状态,使叔侄关系和好如初,实实在在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了不确定因素。每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看到群众露出满意的笑容,那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肯定。

基层工作犹如绣花,慢工出细活,欲速则不达,需要我们在僵持中坚持,在沟通中发现,在细节中突破,一针一线绣,以“滴水穿石”的韧劲,久久为功的恒心,才能干出一番成绩,赢得百姓点赞。


图片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慎终追远,饮水思源,正是对家乡和对父老乡亲的这份感恩之情,让我在村委会一干就是十三载。

翻开那本厚厚的日记本,上面记载了我从村委会主任助理开始到现在任社区党委书记期间,为群众办过的每一件实事,小到田间地头种植养殖,大到筑路修灯拆迁安置,老百姓的每一份诉求我都记在本上,挂在心头。群众事无小事,把一桩桩小事做好那就是大事,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善解民意,换来的是一张张憨厚淳朴的笑脸。

如今村民早已搬入了新建的城市小区,过上了舒适便利的生活,出门就是便捷的公交,四通八达的道路,繁华的商业街。之前破旧的办公楼也变成现在这个敞亮的一站式服务大厅,村民由衷地感慨现在好办事,村干部为我们办好事,而我也实现了从“走近群众”到“走进群众”的转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基层之路,弥足珍贵。我知道,基层的路要越走越长,也会越走越短,长到积累丰富的基层经验,短到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愿我们做一个在基层路上的坚行者,心中有火、眼中有光,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广袤的大地上只问情怀、只问信仰、只问感恩,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