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戎装在身与否,我的本色不变,无论何时我永远都是一个兵……”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部队里摸爬滚打的经历就像绵绵不断的“能量泵”,为退役创业的我持续注入澎湃动能,指引着我不畏艰难、勇立潮头,在梦想的航程上扬帆起航。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使命要去努力完成,只有意志坚定、勇往直前,才能有所精进,成就更好的自己。 生于五十年代的我,伴随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把党来比母亲”这样充满温情的歌曲长大,每每听长辈们讲起战争年代吃树皮、啃树根、露宿荒山野岭的革命先辈们,总是心怀感恩,萌发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憧憬与愿望。20岁时,怀着一腔保家卫国的热血报名参军,由于父亲早逝,我又是家中独苗,当时母亲含着泪怎么也不允许,我跟母亲说:“好男儿志在四方,有国才有家,有大家才有小家”,最终说服了母亲,走进了军营。 在部队,雪地里拉练野训、腊月天睡光板床、练单杠双手磨出老茧……因为肯努力、肯吃苦,我从战士干到班长,后来又到连部任文书兼军械员,一刻不敢懈怠。特别是在连部担任文书兼军械员这一特殊的职务时,为了胜任工作,在连队训练结束后,我把自己反锁在军械库,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各种枪支的分解结合、维护保养,手磕碰、磨破、出血是“家常便饭”。得益于此,连队武器军械保管工作,每年都是先进,我也多次受到连、营团和部队首长嘉奖,并光荣地入了党。 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苦不是痴人。部队教会了我以苦为荣、以苦为乐,我始终坚信,机遇、运气、幸福、成功都是向着肯吃苦、肯拼搏的人倾斜。所有的艰辛,都是砥砺;所有的付出,都有收获。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个人只有在全力以赴的时候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坚持到底才有资格取得胜利。 时代的进程,犹如环环相扣的乐章,不断鸣响动人的和弦。1983年,我退伍返乡参加“四化”建设,脱下军装扔下背包,为村办厂从事体育健身器材营销工作。到了90年代初期,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自主创办了奥华工厂。回望创业初期,一无厂房二无资金,仅凭两条腿和一部二八杠自行车闯天下。当时,为了拉业务,跑软了腿、跑出了血泡。之后业务好转,先后购入一辆手扶拖拉机、摩托车进行销售,风雨无阻跑工程、发传单、做宣传。不论铄石流金的酷暑,还是电闪雷鸣的冬夜,规定交货的时间绝不拖沓。曾经有一次,我送货到江都浦头,回家途中因劳累过度不小心腿上被划开几个血口,忍着巨疼奔走在夜蒙蒙乡村泥道上,至今历历难忘。 干事业不讲困难和条件,哪怕荆棘满地,也要匍匐前进。凭着这股永不服输的劲儿和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我们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市场,实现了奥华的行销致远、发展壮大。 “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 回顾几十年的艰苦创业,从最初的泰县奥华健身器材厂,到现如今的江苏奥华体育健身器材有限公司,党的温暖和富民政策如春风化雨般温暖人心,为我们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照亮了前进的方向。 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在谋求企业发展的同时,我一直牢记社会责任和使命,热衷公益,优先聘用失业下岗职工、长期资助贫困学子、热心关爱患病残疾、孤寡老人,多次捐款支持国家残运会,支持家乡通达工程建设。疫情发生后,我发现很多在外务工人员想回到家乡工作创业,但苦于没有门路,言辞间尽是乡愁和烦闷。万千思绪奔涌心头,我暗下决心,打算“二次创业”,探索建立大数据健康产业园,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时,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人生只有融入到时代发展的潮流之中,才更有意义;奋斗只有与社会发展紧紧相连,才更有收获。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我将永葆坚韧之姿、军人本色,沿着干事创业的道路步履不停、趋光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