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论‘如何’”成长讲坛丨 奋斗,是追梦路上最好的“行囊”

发布:jitancun 阅读次数:338

梦想是什么?有一句话让我深以为然: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回首起来,我与奶牛和牛奶已经打了半辈子交道,从踏上征程奔赴梦想的那天起,我便背着一份让我越来越珍视的“行囊”,一路陪我品尝苦涩与收获甘甜,支撑我用双手劈开幸福之路、用双脚迈向幸福远方。


图片


 “行囊”里有实干精神,是能想到、更做到的矢志不移。

俗话讲,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是关键。所有目标的实现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想到”和“得到”之间,隔着只有“做到”才能沉淀的收获。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改革大潮涌动,我和丈夫还从事着水上运输行业,虽然收入比较可观,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但是长期背井离乡、漂泊闯荡,思乡之情一点一点地漫上心头。1993年春节后,机缘巧合下我发现苏北地区的鲜奶市场很有潜力,而那时姜堰、兴化、海陵等地个体饲养奶牛还是空白,于是我和丈夫商量后决定从运输行业抽身而出搞奶牛养殖,投身到创业洪流中。

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搞养殖,首先技术要在行。初入行的我们对市场、对技术等可以说是“一张白纸”,于是我们随即起身到南京自费学习,从零开始,白天干活、晚上看书。在奶牛场,我和工人们一起挤奶,一天下来手肿得像馒头,晚饭时连筷子也拿不住。我告诉自己既然决定了就要坚持下去,不论结果如何也要拼尽全力、不留遗憾,一定要挺住、撑住、扛住……就这样咬着牙坚持半年后,我们拿出全部积蓄购买了15头奶牛回到家乡,在离村庄数里的地方建起了一个奶牛养殖场,正式开启了创业之门。

实干闪耀着光芒,更澎湃着生命,只要把握好每一个当下,在梦想的“田野”上辛勤耕耘,我们终能迎来收获的季节,遇见美丽的“丰景”。


图片


“行囊”里有拼搏精神,是不怕苦、苦不怕的百折不挠。

创业艰辛,是每位创业者都不能绕开的基本逻辑。在养殖奶牛的头两年,我们夫妻俩几乎吃住都在奶牛场,尤其夏天工作时双腿上都叮满了蚊子,一巴掌下去、满手都是血。办起乳制品厂后,我们也拥有了自己的品牌:金力。可是,品质纯正的新鲜牛奶,怎么才能让城里人知道呢?“一家家去敲门!”我和丈夫达成了鲜明共识,于是我们几乎跑遍整个泰州城,一个小区接一个小区、一户居民连一户居民地挨家推销,打出了“先品尝、再付款”的营销模式。为了保证货源质量,我们每晚11点就装车、运输,凌晨4、5点钟才能回家。有几次车辆半路抛锚,只好找车驳货,黑夜里一车几百箱、3吨多重的乳制品,就靠着我和丈夫两人搬上搬下。当时确实很难,但我们却尤为拼命,因为我们相信吃别人不愿意吃的苦,才能尝到别人尝不到的甜。不多久,“金力”鲜牛奶就口口相传逐步打开了市场,每天有1000多箱奶品销往姜堰及周边地区。至今我仍记得第一次给泰州市送奶只有700多瓶,但两个月后就达到2000多瓶,一年后更是实现每日1万余瓶,企业自此也步入了正轨。

一个“拼”字,成就了我今天的收获。我想,为梦想而拼搏,苦便不是苦,而是带着汗水的甜,等我们埋头走了很长的路,抬头时就可看见,每一滴汗水都将会折射出梦想的光芒。


图片


“行囊”里有进取精神,是敢争先、勇争先的执着不已。

在我的内心里,“金力”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每一步成长都会全身心地去呵护。当年,选准了奶牛产业这一“铁杆庄稼”后,如何将其做大做强一直萦绕在我心头。通过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我逐渐找到了方向,带领企业实行“内在+外在”两条腿走路。内在即是“质量”,要凭质量赢得尊重、用品质创造品牌。为不断提升饲养加工技术,我先后赴上海、杭州等地求师学艺,数十次引进教授专家现场指导,并依靠省奶协牵线搭桥与兄弟单位交流经验,努力多出优品、打造精品,既以物美价廉攻占市场,又以优势环境争取客户,更用高质量品牌赢得信誉,全力打造“金力”品牌奶制品良好口碑。外在即是“群众”,我们采取招商的办法积极吸收个体加盟,组织奶牛户们抱团形成一个联合体,并无偿地提供技术、销售、管理等服务。得益于时代的机遇和共同的努力,奶牛户们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看着他们喜悦的笑颜,我的心里也乐了。

蝴蝶破茧成蝶一般要经历四个过程,从幼卵到幼虫,从蝶蛹再到化蝶。一路走来,从15头奶牛起家到带动周边更多群众走上共同致富之路,从最初的产品单一到如今的品种渐多,从技术的研发改进到市场的不断开拓,创业对我来说,也好似“破茧成蝶”,就是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一番又一番的磨练后,仍坚持朝着心中的目标不断突破进取,成就更好的自己。

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未来,我会继续背好这份装有实干、拼搏、进取的人生“行囊”,铆足“牛劲”、汇聚“牛力”,惟愿在稳稳的奋斗中去收获更多稳稳的幸福。